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扶贫工作,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97年的5000万人。这是一项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早在1994年,我国政府就向世界公开承诺,要在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目前,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实现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目标,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必胜的信念,同时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尚未脱贫的群体大都集中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脱贫难度大;二是已经脱贫的部分农民,因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往往是脱贫容易巩固难,返贫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些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对扶贫攻坚的效益重视不够。因此,要基本消除贫困,实现稳定脱贫,必须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扶贫攻坚进程,强化扶贫攻坚效益。效益是关系到我国扶贫攻坚和稳定脱贫的关键。为此,要在强化以下六大效益上下功夫。
第一,强化观念效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贫困地区同其他地区一样,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实现稳定脱贫,就要进一步转变贫困地区的思想观念,强化人们的观念效益。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突破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思想禁锢,大胆采用一切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办法措施。在具体工作作法上,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扶贫攻坚是压倒一切的中心观念,突破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观念束缚,依靠科技和社会时步,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在精神状态上,要更牢固地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加快发展。
第二,强化速度效益。速度主要是表现经济发展量的大小,效益则是侧重反映经济发展质的优劣。速度是效益的前提,而效益是速度的最终体现和价值取向。速度和效益在任何时候都是互相包含、互相兼容的,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没有较快的速度,就不会有较好的效益。我们这里讲的扶贫攻坚中的速度效益,是指贫困地区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走出一条高速高效、快速脱贫的路子。目前,我国正处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快速度,才能顺利实现我国在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的宏伟目标,并为国际反贫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来看,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投入大产出大,投入小产出小。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要求通过经济发展总量的一定扩张,才能完成自己资本的原始积累。在仍未解决温饱的地区,不加区别地过份强调内涵发展和集约经营,是不切实际的。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总量很小,起点比较低,基本比较差,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比较大。因此,只有加大投入,实现超常规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强化项目效益。扶贫项目是改变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没有项目,就不可能摆脱贫困;但有了项目,不讲究效益,摆脱贫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就当前来说,实现扶贫的项目效益,应当从三个方面深入展开:一是大力实施粮食保障工程。这里所讲的粮食保障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粮食供应,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二是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消除贫困就必须改善自然环境,即大力开展以通路、通电、通水、通播、通讯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关闭自守的贫困地区与外面的精彩世界联为一体,从小农经济走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三是大力建设支柱产业。要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加速开发投资少、收效快,有助于直接解决群众温饱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加速开发有资源优势的矿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与大工业配套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加速开发市场流通业,完成贫困地区的商品生产与市场的对接。
第四,强化资金效益。资金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没有资金的积累就谈不上经济的发展。就扶贫资金来说,主要分为扶贫贷款、财政投入和以工代赈三种类型。这些投入过去对改善农村贫困面貌,加快脱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扶贫资金直接抵达贫困农户比例低;二是扶贫资金的服务体系不健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尽快理顺扶贫资金管理的服务体系。农业银行和发展银行应当在贫困乡镇建立健全基层站所,让基层站所担负直接到户的责任;同时,加强贫困乡镇的财扶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的管理。其次,要大胆研究和推行直抵贫困农户的扶贫资金方式。小额信贷就是近年来进行尝试并取得成功的一种瞄准贫困人口的信贷方式。其回收率由原来的35%上升到95%,利益直接收效快,农民十分欢迎。
第五,强化管理效益。管理与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一样,也是一种生产要素,随着扶贫攻坚的深入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效益则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领导等基本活动的矛盾运动,来实现扶贫攻坚的人力、物力、财务、技术、信息、时间、资源的综合效益。当前的扶贫管理与扶贫攻坚的内在要求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性。特别是微观操作层次管理系统紊乱残缺,严重地制约了管理效益的体现。解决这些的办法主要有:一是要加强规划管理。扶贫组织实施单位要制订好中长期的扶贫规划,明确目标,分清本质,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并严格按照既定目标一步一步抓到位。二是要加强组织管理。对扶贫的各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严格的扶贫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赏罚分明。同时要协调各扶贫责任单位的协作关系,统一调配指挥,分工合作地去实现工作目标。三是要加强控制管理。就是要对扶贫攻坚的执行状况适时进行强有力的监督控制、分析、协调、激励、纠编,推进扶贫攻坚的健康发展。四是要从上而下层层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职能,发展管理效益。
第六,强化持续效益。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做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我国人口众多,满足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基本需要的压力很大,因而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同保护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很大。今后随着人口和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扶贫攻坚中,我们既要强化速度效益,又要强化持续效益。所谓持续效益,就是要求我们把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与社会、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从而实现最佳的持续效益。强化持续效益,一是要全面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要把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结合起来;三是要把消除贫困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能用今天的发展去损害明天的发展。否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新的贫困。
总之,扶贫攻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核心是要强化效益。只有从全方位着手,开展立体性的扶贫,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实现稳定脱贫,从而达到扶贫攻坚的目的。